完成32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193家涉煤企业堆场全封闭改造工作。
近日,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公布123家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排污单位和处罚整改情况。其次为涉废气排污单位共30家,占总数24.4%。
严重超标排污单位中污水处理厂共78家,占总数63.4%,占比最高。责令限制生产1家、责令改正122家、责令停产整治6家、关停1家(部分排污单位同时被处以两种以上的处置措施)。生态环境部对28家屡查屡犯、长期超标的排污单位进行公开挂牌督办,明确了每家单位的督办要求和整改期限,要求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督促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和单位落实督办要求,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并及时公开查处情况和整改情况。对督办事项拒不办理、办理不力或在解除督办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将依法依规启动追责问责程序。近日,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公布123家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排污单位和处罚整改情况,对28家屡查屡犯、长期超标的排污单位进行公开挂牌督办
它们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降解和转化污染物。研究团队还预测了北美洲未来土壤微生物种类的变化,发现了相似的趋势。在能力建设提升方面,新建取水工程34个、输水管道202.78公里、截污管网128.50公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359套。
据统计,累计投入资金35.48亿元,取缔关闭工业企业66家、旅游餐饮165家,整治排污口及排洪沟等72个(条),整治交通穿越76处,拆除违法建筑物41.37万平方米。通过坚持高起点、严标准地科学整改,四川省把水源地整治工程建设成为真正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加大投入 科技促改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四川省持续加大资金、人力、物力投入。高位推动 强化统筹四川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四川省委在《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中,把实施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作为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四大工程之一。
拆除违法建筑物41.37万平方米。对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普遍问题,要立行立改。
现在,四川省各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机构可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辖区内饮用水水源地取水量、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新建截污管网128.50公里以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359套一段时期以来,四川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全省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系统谋划、精心组织、科学施治,深入开展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在解决水源地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四川省还进一步优化水源布局,实现一网多源供水。在整治过程中,四川省根据问题不同类型,确定短、中、长期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在求质量、控时间、保民生方面做好文章。
对涉及调规征地、调整取水口等难点问题,要密切配合倒排工期加快解决。在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取缔关闭规模化禽畜养殖场41家,退耕农作物种植面积6657.48亩。宜宾市高县油罐口水源地的迁建工程完成后,实现了高县县城一主一备双水源供水。累计投入资金35.48亿元。
对标志牌设置滞后等简单问题,要限期完成整改。此外,针对各类环境问题,四川省坚持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
11月起,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每日调度饮用水水源地整治进展情况,要求未完成整改的市(州)环保局汇报进展,点对点精准传递压力,推动问题整改。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省长尹力、副省长杨洪波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各地务必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要民生保障,加快整改进度,坚决按期完成整改任务,并对部分整治缓慢的地方进行约谈和现场督导
河北将继续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同时,河北省还严格制定和落实三线一单,不断扩大环评审批改革备案试点覆盖面,对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雄安新区,以及纳入河北省环评审批改革实施备案制试点的县(市、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建设项目,在满足规划环评的前提下,将环境影响报告表简化为环境影响登记表,依法实施备案管理,不再实施审批。河北省8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优化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为办事企业和公众营造规范有序、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同时,河北还将适时启动企业环境治理需求发布平台,发布环境治理需求,让环保服务需求企业与供给企业无缝对接,为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环保公共服务。设立企业环保接待日接受企业咨询、环评审批时限在国家法定时限压减一半基础上再压减一半、80%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近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出台十项具体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制定差异化政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设立企业环保接待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定期接受企业关于环保问题的咨询。据了解,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将结合机构改革,清理和规范各类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加快推进机械制造类、大型主题公园、有色冶炼项目等行业环评审批权限下放工作,持续做好向雄安新区放权工作。
对资源环境效率低、排放总量大、污染严重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根据排放绩效水平实施差异化错峰生产。修订《河北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制定《河北省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管理办法》,加快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环境信用信息共享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强化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作用。
河北省将制定差异化管控政策,引导企业主动、积极治污,对稳定实现超低排放的企业、对涉及供暖等重大民生关切的企业、对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可以申请停限产豁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境保护领跑者企业和环境友好的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引导规范发展,开辟绿色通道,保障正常生产。
持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完善环境信用制度,促进企业诚信守法。河北省修订完善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时限在国家法定时限压减一半的基础上再压减一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减为15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为7个工作日。简化手续,压缩审批时限。
在环境监管执法上,加大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治力度,坚定不移地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克服劣币驱除良币现象。此外,河北还将加快数据平台建设,构建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和重点排污单位、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大数据平台,科学运用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为企业立项选址、行业提标改造、区域环境管理、生态修复治理提供数据服务
河北省8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优化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为办事企业和公众营造规范有序、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对资源环境效率低、排放总量大、污染严重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根据排放绩效水平实施差异化错峰生产。
此外,河北还将加快数据平台建设,构建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和重点排污单位、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大数据平台,科学运用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为企业立项选址、行业提标改造、区域环境管理、生态修复治理提供数据服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境保护领跑者企业和环境友好的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引导规范发展,开辟绿色通道,保障正常生产。
同时,河北还将适时启动企业环境治理需求发布平台,发布环境治理需求,让环保服务需求企业与供给企业无缝对接,为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环保公共服务。制定差异化政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简化手续,压缩审批时限。设立企业环保接待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定期接受企业关于环保问题的咨询。
修订《河北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制定《河北省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管理办法》,加快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环境信用信息共享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强化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作用。在环境监管执法上,加大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治力度,坚定不移地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克服劣币驱除良币现象。
河北省修订完善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时限在国家法定时限压减一半的基础上再压减一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减为15个工作日,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为7个工作日。完善环境信用制度,促进企业诚信守法。
持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设立企业环保接待日接受企业咨询、环评审批时限在国家法定时限压减一半基础上再压减一半、80%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近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出台十项具体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